Friday, March 20, 2009

春雷似的反策展人论述

“他或她的判断可能是以其丰富的艺术策划工作经验为依据,”姜苦乐(John Clark)跟着冷言冷语地说,“然而要是和在此领域的表演者做比较的话,实际上彼此所凭靠的知识或者辨别能力却没有太显著的差异。”①

在去年圣诞节前夕,这名来自澳洲悉尼大学的艺术史论教授,首次公开假此间国家画廊发表了他探讨多年的学术成果,其论文题目为〈作为一种国际艺术系统中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双年展〉。甫一开场,姜氏便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紧接下来的讲演内容归纳成“反策展人”(anti-curator)的论述,并且摆出一幅听不听随你的姿态。

他指出,表面上,策展人往往给人一种价值中立者的印象,他/她们也声称自己的具体任务,简单地说,就是确保所有工作都能有效地开展。而双年展恰恰是一个能够使到策展人循环流通、进而让个人获取利益、联系乃至其象征权力与文化资本再度扩散的平台。

对姜氏来讲,说穿了,策展人——特别指向那些独立于艺术和文化机构以外但却需要长期四处奔走与艺术家、赞助者、艺术媒体、艺术博物馆以及双年展主办者接触、洽商的国际展览组织者,“……像那个没有穿衣的国王,或者至多也是跟其他策展人那样穿着同一款式的衣服。”

策展人此种中介者(mediator)莫不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渐渐衍生出来的,即便如此,有关角色定位迄今仍然不够明确,也充满争议。毕竟,姜苦乐教授也不讳言,艺术史没有充分地做出诠释、规范,使他/她们能够藏身于画商或者策展人的传记式研究里走南闯北苟且偷生。

于是,为了可以形象化地描述策展人,姜氏仿佛变戏法般谐拟了一系列虚构性的联想,比方说,尽管葛妮丝·帕特洛(Gywneth Paltrow)和凯特·布兰琪(Cate Blanchett)两人的气质,在一般粉丝眼里几乎是同样完美的,但是那些好莱坞演员经纪人总是极尽谈判、推销之能事,试图去说服选角负责人认同为何前者在此影片此角色中,绝对不比后者来得更加耀眼,更加抢镜。

一如马赛迪与宝马这两种名牌车均无实质性差别那样,策展人究竟如何在纳文(Navin Rawanchaikul)和黎克立(Rirkrit Tiravanija)之间选良择善区分高下,并且向他“授以圣职”(consecrations)呢?抑或,策展人只需要检视彼等的概念倾向便可以断言谁好谁坏?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姜苦乐脑际。然而,经过明察暗访,他才发现不得了,原来愿意公开讨论或者私下交流双年展艺术家遴选过程中所谓“蛮荒内陆”的策展人竟然屈指能数。迫于无奈之下,姜氏遂以顽童似的口吻自圆其说:也许,这一回该由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下图左)出场,那就不用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下图右)啰!②

关于策展人的批评,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巫鸿(Wu Hong)教授则有另一套表述方式。③这名酷爱反串“表演者”角色的古代艺术史学者表示,一名出色的独立策展人,除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全球叭叭走之外,还需要非常聪明、机智乃至具备了特殊的社会能力。再说,若从发展、壮大当代艺术的语境来考量,他认为经由策展人构建起来的一个世界性的艺术网络与系统并非没有积极作用,最起码他/她们便策划了不少很有意思的国际展览和论坛。

许多当代亚洲艺术家,例如,赫利·多诺(Heri Dono/印尼)、魏明福(Matthew Ngui/新加坡)、辛琳·吉尔(Symrin Gill/我国)、金守子(Kim Soo Ja/韩国)、杨福东(Yang Fudong/中国),等等,正是因为成功跨过这扇“如意门”,所以才能抵达世界各重点文化场域阐发各自的创意想象的,这乃是不容置辩的事实。

总括起来说,巫教授坦陈有关系统也不乏负面问题的,像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重复性,展览类型和运作模式亦有趋同化的现象,甚至慢慢凝聚成一种互惠式的小圈子文化!

相对于姜苦乐这把鳄鱼牌剃刀,巫鸿似乎更能秉持着宽容的学理和逻辑去看待艺术策展人的存在处境……当然,这已进一步偏离拙文原定的题旨了。

注释:

①有关姜苦乐对策展人、双年展、艺术史和当代亚洲艺术等问题的看法,原文详见氏著论文影印本,2009-1

②下文乃笔者应国家画廊刊行的“SENIKINI”双月刊(2009年五/六月份)之邀所作的“加长版”。事实上,它不外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略加申述罢了,谨此注明。

③有关巫鸿对策展人、艺术批评、艺术史写作和当代艺术等问题的看法,详见胡震与巫鸿访谈整理:〈站在美术史角度考察当代艺术〉,原载《画廊》杂志,2008年第二期,转引自《雅昌艺术网》(http://www.artron.net)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3月20日)

Friday, March 13, 2009

贝聿铭:全力以赴的建筑艺术家

蜚声国际的建筑艺术家贝聿铭(Ieoh Ming Pei)所设计的作品并非那种旨在哗众取宠的风格类型,有论者称之为“沉默的几何”,《维基百科》更把他誉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惟,贝氏却不认为自己属于任何流派。尽管如此,当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他随即转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真正的原因,难道不是为了研习包浩斯学派的建筑理论与美学观念吗?

贝聿铭: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彼时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为德国包浩斯(Bauhaus)的创始人瓦特·葛罗培斯(Walter Gropius),师资阵容则包括马丁·华格纳(Martin Wagner)、拉兹罗·莫霍里·纳基(Laszlo Moholy-Nagy)和马歇·布劳耶(Marcel Breuer)等各有所长的前卫设计家暨教育家。

追求真实的分析过程

今年虽已超过九十高寿,贝聿铭依然精神奕奕,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完全没有显露出要过退休生活的迹象。随着中国苏州博物馆(2002-2006)与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2000-2008)分别实现以后,他又挂起“顾问”的职衔参与澳门科学馆以及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新方案;勘地,选址,谋划,构思,事必躬亲,小心谨慎。

其标志性公共建筑几乎遍布全球,例如,台湾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1954-1963)、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1968-1978)、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82-1990)、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1988-1993)、日本滋贺县美秀博物馆(1991-1997)、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1990-2003),等等等等。

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外观

建筑设计者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比方说,任何方案显然都囿于资金、技术与结构等方面的制约。然而,一名卓越的建筑设计者,除了竭智尽力地创造出最有趣、最合适的形体和空间之外,他必须很乐意去探索特定问题内在的可能性。在贝氏眼里,建筑设计者寻求解决方法的分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有三点,一时代特色,二环境因素,三使用目的。且以美术馆的使用目的为例概略地说明:

就定义言,美术馆乃是一座面向大众展示艺术作品的公共博物馆。因此,如何在吸引人潮以及具体功能这两者之间取得协调,便是建筑设计者务需考量的问题了。换句话说,假如这里设有书店、精品店或者咖啡厅等富含休闲感的场所,必然会使到广大民众流连忘返。另一方面,其建筑形体不但要比列适中,光照系统亦不能马马虎虎,还要根据藏品数量、展演形态和常规活动专门设计的空间规模,甚至具备了一间可以适应未来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艺术作品储藏库。

贝聿铭深入其境,深得其意,他认为这种分析问题的过程,无疑就是追求真实的过程。

贝氏于卢浮宫扩建工程现场留影

兼容并蓄的务实精神

读德国电影艺术工作者波姆所著《贝聿铭谈贝聿铭》(林兵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最大的收获,不外是可以见识到这名大师级人物如何自我检视、剖析他的学习过程、审美追求与思考模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贝氏之所以能够借助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案,毫无掩饰地为广大读者细述他一路走来即要不断接招又要不断拆招的亲身体验,与此同时亦展现了兼容并蓄的务实精神,以及高度文化自觉,无不得益自个人异常丰富的社会历练。

对贝聿铭来讲,如果有人试图将建筑看成仅仅是一种供人欣赏的东西则未免太过简化、太过肤浅了。反之,他主张“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贝氏期望大家能够从这个视角来把握他的作品,我们也不妨透过追溯青年贝聿铭的一段往事,尝以了解其观念形成之原因。

中国苏州博物馆

从1948年到1960年逾十年期间,贝聿铭在著名发展商威廉·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的韦伯和纳普(Webb & Knapp)房地产公司服务。身为该公司建筑部主任的他,设计了不少高质量、低造价、且经过完善规划的低收入公寓建筑,经济实惠,不但深获一般受薪阶级欢迎,还成功让齐肯多夫连同韦伯和纳普在有关领域的地位大大地飙升。

“他除了教会了我更有耐心,也让我懂得了社会是如何运作的,并了解了重大市政工程幕后的权力结构。”贝氏显然欲将这一切都归功于那位深谙“营造业的政治”的老板齐肯多夫,“我学到的另一点是好的主意如果没有好的支援等于零。”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

大概源自那个时候,这名建筑艺术家也开始把城市视为一个蕴含生命的有机体,遂从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面向向当局提出诸种社区营造与都市建设的想法和建议。他清楚表示,城市规划的对象理应涵盖多样性的人口结构,例如,儿童、青年、老年人、单身族群或者有家庭的人士,等等,然而却不能单单为了某一类型、阶级而设计。

这就是贝聿铭所谓的“复合生活圈”!至今仍旧让他感到自豪的发展计划包括费城社会岭(Society Hill)、纽约基浦斯湾(Kips Bay)以及华盛顿纽约大学高层公寓。以前者为例,这里曾经一度是娼妓沿街叫卖的贫民窟,后来经过贝氏等人给当地规划了低层住宅、高层公寓、商店、学校、医院、公园与其它基建设施,使它成为城中目前最理想的街区之一;他亦因此在1963年获得费城莱斯大学颁予“人民建筑师”的荣誉。

根据上述案例来看,倘使主事者都能别无用心地将公共利益置于首要目标之上,城市规划可以重组社会、提振经济之说,恐怕早已口碑载道了。贝氏进一步阐明,世界上规划得比较成功的城市大多以人为本,譬如办公区与住宅区相依共存,令到晚间也朝气蓬勃。何况“高密度的大楼可为低密度的低层建筑创造正面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而低层建筑又可与周围街区的老建筑协调相连……”有鉴于此,按照他的说法,混合型的城市更加具有活力与魅力。

不过,那些主观上认为人类无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经济目的理性者,也许就会把贝聿铭的真知灼见当作耳边风了!

原载《光华日报·众议园》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2月27日3月13日)。

【贝聿铭简介】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父亲贝祖怡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氏在香港渡过他的童年,十岁随父亲迁居上海,不满十八岁到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学习建筑,并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艺术家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倾向把他描述为一个注重抽象形式的建筑师。几十年来,贝氏持续地对形体、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进行探讨,使作品更多元,更优秀。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花招取宠;反之,建筑是千秋大业,必须对社会历史负责。(资料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