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圣诞节前夕,这名来自澳洲悉尼大学的艺术史论教授,首次公开假此间国家画廊发表了他探讨多年的学术成果,其论文题目为〈作为一种国际艺术系统中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双年展〉。甫一开场,姜氏便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紧接下来的讲演内容归纳成“反策展人”(anti-curator)的论述,并且摆出一幅听不听随你的姿态。
他指出,表面上,策展人往往给人一种价值中立者的印象,他/她们也声称自己的具体任务,简单地说,就是确保所有工作都能有效地开展。而双年展恰恰是一个能够使到策展人循环流通、进而让个人获取利益、联系乃至其象征权力与文化资本再度扩散的平台。
对姜氏来讲,说穿了,策展人——特别指向那些独立于艺术和文化机构以外但却需要长期四处奔走与艺术家、赞助者、艺术媒体、艺术博物馆以及双年展主办者接触、洽商的国际展览组织者,“……像那个没有穿衣的国王,或者至多也是跟其他策展人那样穿着同一款式的衣服。”
策展人此种中介者(mediator)莫不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渐渐衍生出来的,即便如此,有关角色定位迄今仍然不够明确,也充满争议。毕竟,姜苦乐教授也不讳言,艺术史没有充分地做出诠释、规范,使他/她们能够藏身于画商或者策展人的传记式研究里走南闯北苟且偷生。
于是,为了可以形象化地描述策展人,姜氏仿佛变戏法般谐拟了一系列虚构性的联想,比方说,尽管葛妮丝·帕特洛(Gywneth Paltrow)和凯特·布兰琪(Cate Blanchett)两人的气质,在一般粉丝眼里几乎是同样完美的,但是那些好莱坞演员经纪人总是极尽谈判、推销之能事,试图去说服选角负责人认同为何前者在此影片此角色中,绝对不比后者来得更加耀眼,更加抢镜。
一如马赛迪与宝马这两种名牌车均无实质性差别那样,策展人究竟如何在纳文(Navin Rawanchaikul)和黎克立(Rirkrit Tiravanija)之间选良择善区分高下,并且向他“授以圣职”(consecrations)呢?抑或,策展人只需要检视彼等的概念倾向便可以断言谁好谁坏?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姜苦乐脑际。然而,经过明察暗访,他才发现不得了,原来愿意公开讨论或者私下交流双年展艺术家遴选过程中所谓“蛮荒内陆”的策展人竟然屈指能数。迫于无奈之下,姜氏遂以顽童似的口吻自圆其说:也许,这一回该由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下图左)出场,那就不用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下图右)啰!②
关于策展人的批评,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巫鸿(Wu Hong)教授则有另一套表述方式。③这名酷爱反串“表演者”角色的古代艺术史学者表示,一名出色的独立策展人,除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全球叭叭走之外,还需要非常聪明、机智乃至具备了特殊的社会能力。再说,若从发展、壮大当代艺术的语境来考量,他认为经由策展人构建起来的一个世界性的艺术网络与系统并非没有积极作用,最起码他/她们便策划了不少很有意思的国际展览和论坛。
许多当代亚洲艺术家,例如,赫利·多诺(Heri Dono/印尼)、魏明福(Matthew Ngui/新加坡)、辛琳·吉尔(Symrin Gill/我国)、金守子(Kim Soo Ja/韩国)、杨福东(Yang Fudong/中国),等等,正是因为成功跨过这扇“如意门”,所以才能抵达世界各重点文化场域阐发各自的创意想象的,这乃是不容置辩的事实。
总括起来说,巫教授坦陈有关系统也不乏负面问题的,像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重复性,展览类型和运作模式亦有趋同化的现象,甚至慢慢凝聚成一种互惠式的小圈子文化!
相对于姜苦乐这把鳄鱼牌剃刀,巫鸿似乎更能秉持着宽容的学理和逻辑去看待艺术策展人的存在处境……当然,这已进一步偏离拙文原定的题旨了。
注释:
①有关姜苦乐对策展人、双年展、艺术史和当代亚洲艺术等问题的看法,原文详见氏著论文影印本,2009-1
②下文乃笔者应国家画廊刊行的“SENIKINI”双月刊(2009年五/六月份)之邀所作的“加长版”。事实上,它不外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略加申述罢了,谨此注明。
③有关巫鸿对策展人、艺术批评、艺术史写作和当代艺术等问题的看法,详见胡震与巫鸿访谈整理:〈站在美术史角度考察当代艺术〉,原载《画廊》杂志,2008年第二期,转引自《雅昌艺术网》(http://www.artron.net)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