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04, 2015

常民化空間生產邏輯:建築師謝英俊側記

原載:《燧火評論》(Oct 24, 2015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1024/

 謝英俊應邀到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做「為人民建築」專題演講。
照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Jwb0uYCjE

明年臺灣大選,立委選情渾沌。綠黨與社會民主黨共組參政聯盟,上個月杪正式推出一份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名單;加入戰局的六名人選中,包括長期投入災後社區重建和自力建構家園的建築師謝英俊先生。謝氏乃是第三建築工作室主持人,曾獲十六屆國家文藝獎,也享有「建築界史懷哲」之稱譽。1014日,謝英俊在其臉書貼上一篇競選聲明内容頗具社會意識和人道關懷,他在結語中寫道:

我們在所有的媒體上看到的建築,要嘛是官員的建築,例如鳥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國家劇院、中國中央電視台,不然最大量的就是開發商的建築,他們佔報紙最大版面的廣告,還有就是設計師們表演性的建築,但是這些與大部分人民的居住生活無關;剩下的就是由居民自己找小包工頭蓋的房子,當人們放棄傳統面對新的生活和新的建築工法,專業知識又無法進入這領域時,只能靠以訛傳訛的經驗蓋房子,這種不堪的房子主宰了臺灣大部份的人居環境,如果由一般大嘗試錯誤的方式積累經驗,得花好幾代人才能出現像樣的房子,為什麼建築專者無法進入這領域……謝英俊2015

中國四川茂縣楊柳村完成後樣貌。
照片來源:http://csratckgroup.blogspot.my/2015/05/blog-post_14.html

問題癥結在於「……現有的都市更新政策仍不夠完善,或者是觀念錯誤,所以才會衍生種種狀況。都更的前提是它跟都市息息相關,尤其涉及了公共利益的問題。目前來講,這個部分太弱了,導致政府在執行時陷於『名不正、言不順』的境地。」謝氏應邀至北藝大關渡講座發表演説,被問及臺北市都更計劃為何百弊叢生時,他毫不諱言指出「簡單來説,假設當局要開闢馬路,這必然跟公共利益有關,可是當前情況似乎並非如此;你的房子被拆除了,卻讓開發商和建設公司獲利,然而對整個都市空間的改善、安全、環境保護都毫不相干,政府怎麽會允許這種事發生呢?」現場錄音整理未經講者審2012. 10.29

三言兩語,簡潔透徹無疑給予那些口口聲聲依法行政者一記當頭棒喝。

今年61嵗的謝英俊,客家人,生於臺中縣豐原,祖籍苗栗公館。1977年於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兩年後加入陳其寬建築事務所,擔任工程師一職,並於1984年創建了自己名下的事務所。乘著臺灣高科技產業之列車,謝氏領銜其工作團隊,打造了不少設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的半導體工廠;他亦獲獎無數,例如,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競圖首獎、美濃客家文物館競圖首獎、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競圖首獎,等等,2006年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邀請發表專題演講,2009年和2011年則分別榮獲第十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公共服務貢獻獎」及美國柯里史東設計獎(Curry Stone Design Prize)。

中國四川青川縣騎馬鄉里坪村居民協力造屋情景。
照片來源:http://csratckgroup.blogspot.my/2015/05/blog-post_14.html

1999年,謝英俊及其事務所自動自發地參與「九二一震災」原住民部落重建,這個關鍵性的決定或可視為其建築實踐的一個大轉彎此後,謝氏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念投入他所謂「解決70%人類居所的挑戰」。在極為低限的資源條件下,他的團隊帶領邵族人以環保材料與簡單工序力造屋——某種程度上亦可謂「合力建村」,使整個社區能夠在短時間内得以重整、形成此次切身經驗,對於謝英俊的建築觀念更有啓示作用用他的話説:

就如邵族保存完好的傳統祭典歌曲,它是多聲部參與式的音樂,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不論音高如何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共鳴點,由於結構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耍花腔,混合起來,如天籟般的美妙,這不就是我們整套的作法嗎?建立開放性的架構、簡化構法、居民參與、發揮創意、靈活調動……謝英俊2011

這種「開放系統」顯然踰越了現代社會的空間生産邏輯。根據黃孫權的分析,謝英俊在各地進行的蓋房子行動,並非一般迎合世俗的建築工程,亦即,把房屋視為市場經濟的一種商品;反之卻是實實在在的空間生産。他繼而指出,「開放性架構是個『未完成的建築計劃』,乃是建築師做得最少(現代主義的建築師主體則是無限擴大),而居民參與最大(現代主義工業化的房子是作為消費而非生產的)。」黃孫權2012謝氏稱之為「互動式設計理念與實踐」的「互為主體」行動原則便是建基於上述脈絡之中。

以邵族部落的重建計劃為例,社區民衆莫不是位居光譜的這一端,而佔據另一端的設計者,則創造出一個開放式的平臺譬如簡化生産方式,遂使非專業者皆能參與施工過程;又如就地取材做建材,利用富餘勞動力,降低對主流營建市場的過度依賴,藉由讓民衆介入此種「社會性的建築」(Architecture of Sociality)生産邏輯中間,使原本自我貶低為「弱勢者」的災黎們得以確認自己的處境及位置,進而擴展主體能動力,展現出一種自力更生重建家園的精神面向。

住戶可以按照生活所需和文化想像在原有架構上加以更動或改造。
照片來源:http://csratckgroup.blogspot.my/2015/05/blog-post_14.html

謝英俊提出「為人民建築」的觀念與主張,儼如一場蓄勢待發的文化起義。自「九二一震災」之後,謝氏分別2005年與2008年遠赴印尼亞齊南亞海嘯災區及中國汶川地震災區,乃至2009年「八八水災」原住民地區受泥石流侵襲後,他都會在第一時間内親自率領其團隊同仁加入救災工作,或是提供家屋重建以及社區營造的方案,在在了「證明人與住宅的關係不是以價格來決定的」王墨林2012。在人類文明史上,城市發展過程既淺又短,普羅大衆對於現代住宅的想象非常貧乏,它往往還擺脫不了資本主義商品邏輯的挾持,以至於一棟房屋的設計幾乎跟個人的身體的基本需求全無關係。在王墨林看來,謝英俊的建築革命「……基本上就是在資本體制與常民生活方式之間,開創出即使是一座房屋,也應當被視為是一個社會發展可能性的建築藍圖。」

倘使有論者將謝氏所為比擬成一種「人道主義建築」(Humanitarian Architecture)的政治實踐,其實也不算過譽!他不僅通過造屋或建村來抵抗甚至顛覆樣板化、均質化及仕紳化的現代空間生産,甚且,如此身體力行之結果,猶似一個行動裝置或方案,亦可視作底層人民捍衛居住環境及生存權益的另類維權運動。無論如何,謝英俊最終能否獲得臺灣新世代選民委以重託,想必仍是未知數。

參考資料

謝英俊(2015),臺灣2030人居環境願景,https://www.facebook.com/notes/901561366604164/
謝英俊(2011),珀爾修斯之盾:解決70%人類居所問題操作方法初探, http://www.atelier-3.com/mediawiki/index.php/Report_2011.10_Perseus's_shield-Hsieh_Ying-Chun
王墨林(2012),論謝英俊社會建築學的「現代性」, http://www.ncafroc.org.tw/mag/upload/%7B860B12F9-13E8-4303-84FA-1663DFF81EC7%7D_專刊_謝英俊.pdf

黃孫權(2012),謝英俊建築工作中的社會性,http://heterotopias.org/node/783/

Wednesday, August 26, 2015

回顧那些不辭冒昧以發揚美術之事

原載:《燧火評論》(Aug 21, 2015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821/

 1936625日,中華美術研究會全體會員於成立大會後合影
圖片來源:許元豪先生提供

爬梳歷史材料總不免教人唏噓。比方説,如果以下資訊屬實,喬治市這個世界遺產城市頓時又平添幾分幻彩,而改寫馬來西亞藝術史的工作則需及時展開:「1938年,關曼青在馬來亞檳城創辦了一所『現代美術館』,自任館長。這期間,她結識了國畫大師徐悲鴻,經常登門求教,獲益不淺。」據稱,這位關姓女畫家亦曾參加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註一主辦的會員聯展,其國畫作品《木棉》更在馬六甲展覽時獲得一等獎。

姑且將這位畫家生平事績置入括弧中,暫不去追究其撰稿者是否採取虛實並用之策。儘管如此,處於那個時代背景之下,在本地藝術社群中間,著實不乏心懷著「不辭冒昧以發揚美術之事」的大志和宏圖者

1936年,從42日至5日,檳城一群華人畫家、詩人、書法家與攝影家共同籌辦「嚶嚶藝術展覽會」,展出地點為蓮花河麗澤第五分校,全場陳列了40餘人、逾300件作品,計有油畫、水彩畫、書法、水墨畫、雕和攝影等各種類型的創作。僅僅檳城一地參展者就送交超過百件作品,數量最多者則是李清庸、楊曼生及吳中和多位中華美術研究會會員也越埠參展,參展者中間還有日本的陳澄波,臺灣的紀有泉和白凱洲,以及中國上海的吳邁、吳友仁、陳樹人等中華民國駐檳城領事黃延凱也惠借個人珍藏之陳洵、黃節、康有為、曾仲鳴、梁溟、梁啟超等人墨寶參與盛會

一把火把檔案資料燒掉了

NewspaperSG網上數字報紙資源平臺存有多則嚶嚶藝展」的報導。
鏈接:http://eresources.nlb.gov.sg/newspapers/Digitised/Searchresults.aspx?q=嚶嚶藝展&lang=

48日,《南洋商報》「檳城第一屆嚶嚶藝展閉幕/展覽四天觀眾達千餘人/使僑界留一深刻之印象」標題作總結;一夥人耗費不少時間和心力集體出謀獻策,總算達成「引起吾僑人士對藝術之注意」的目的了。【註三】緊接著,625日,楊曼生、李清庸郭若萍等人則以「外埠會員」身份参加中華美術研究會主辦的第一次美展,該展假新加坡老巴虱口女青年會會所舉行;李清庸提交了15幅包括油畫與水彩畫在内的作品,換得記者先生「作風新穎、色調鮮麗」八字點評。各地藝術同道以畫會友,同氣相應,由此可見一斑。

同樣也是在這一年,林清渊律師領導成立「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杨曼生與李清庸為副會長,柯寬心和戴惠吉則分別擔任文書及財政一職。該會定期舉辦會員交流及野外寫生活動,每年舉辦會員作品聯展,並邀請外埠畫家或藝術社團共襄其盛,譬如莊有釗便代表中華美術研究會12名會員、共26幅作品,並且參加193771當天開幕的該會首屆常年美展;該會部分成員亦曾受邀參加1937年「檳城印象畫會」(Penang Impressionists)解所主辦的覽活動

根據現存一則英文剪報顯示,在19397月中旬,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還成功主辦了第三屆常年美展;此次聯合展共分為油畫、水彩畫、漫畫和攝影等四個類別,整體來説,有關佚名作者認為,水平如此之高,顯示了該會自成立以來一直都在進步中。【如果參照戴惠吉本人晚年憶述,從此之後該會便宣告解散,所有檔案資料更在馬來亞淪陷之前一把火燒掉了。事實上,唯恐受到日本皇軍對付,不幸遭遇「祝融之災」的豈會是僅此一例而已

大家鬥陣作夥來獻智獻力

駱清泉、徐悲鴻、管震民與駱新民(駱拓)和覺民合攝於1941

二戰之後未及十年,亦即,1953428日,「檳城藝術協會」向社團註冊局申請獲准正式成立,衆人推舉駱清泉為創會會長。檳城藝術協會之成立,説到底與駱清泉這個魅力型領導人物有密切關係在此之前,曾在檳城辦展與做客的著名中國畫家徐悲鴻,有感當地人才薈萃,於是寫信建議這位友上加親的「大哥」創辦一個同人組織,以集群體之力,拓展文藝活動,然後駱氏不僅成功拉攏1949年便已成立、由楊曼生主導的「檳城影藝協會」成員抑且集結了像郭若萍、陳成安、許西亞等畫壇老友新交,大家鬥陣作夥來為這個新社團獻智獻力。

在駱清泉領導期間(1953-1966),該會將每年的325日制訂為「美術節」,一來慶祝週年紀念,同時也舉辦會員作品交流展;除此之外,還經常主辦文藝講座、書畫比賽,藉以不同方式增進民衆對藝術之識,助長文化風氣;亦不時地贊助會員出國展覽觀摩那些活躍於該會活動的會員,例如,周曼沙、孔翔泰、崔大地、蔡天定、陳存義、謝玉謙、何啓明、陳昌孔、戴懋龍,等等,均可謂一時之傑,無論是在藝術的表現上或美育的貢獻上不可低估。

至於説「檳城藝術協會」、「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乃至「嚶嚶藝術展覽會」是否有一脈相承的關係?「嚶嚶藝術展覽會」和「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可能是同一組織嗎?而「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會不會是「檳城藝術協會」的前身呢?

關鍵人物的相似性非常高

蔡天定,《馬來亞生活》,1950年代,布面峇迪,90cm x 180cm
圖片來源:《蔡天定回顧展專刊》(1994

雖然關鍵人物的相似性非常高,譬如楊曼生、李清庸、吳中和、陳成安和郭若萍諸位的名字一再重復出現。不過,嚴格來講,三者的成立宗旨、組織性質、運作方式乃至經費來源等不盡然相同,各行動主體所扮演的角色也並非一致。

從一份歷史材料獲知,1936112日,第一次嚶嚶藝展籌委會議假同善校友會舉行,與會者確有針對組織「檳城藝術研究會」一事交換意見可惜迨至活動結束後仍未有下文。換言之,假設我們把「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與「嚶嚶藝術展覽會」看成互不相干的兩碼事,是否過於武斷呢?然而此「會」卻非彼「會」。或許是基於資訊不足引起誤會,竟連陳宗瑞和瑪戈等前輩亦將「嚶嚶藝展會」寫作「嚶嚶藝術社」或「嚶嚶畫會」;倘若有人不明就理地將之譯成英文,説不定往後會不會給藝術史研究添亂子。

在本地英系藝評人眼中,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往往被視作一個跟檳城印象派畫會勢不兩立的同人組織;後者的會員主要以英殖民政府官員、專業人士和家庭主婦為主,兩個例外者則是一名華人殷商太太以及自學成才的馬來畫家阿都拉·阿里夫(Abdullah Ariff)。但是,不同族群畫家之間老愛搞對抗,豈不是又一種不證自明的套數嗎?另一種説法則指楊曼生、李清庸等人成立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的初衷,純粹是為了與來自新加坡的同儕交流,所以該會是一個臨時湊合、正式註冊的社團,其會務也在日侵前夕全面停頓了【註

無論如何,我們至少已經確認檳城華人藝術研究會曾自我組織畫展,藉以策勵同志們敢於表現、創造差異。其中一部分會員後來也加入檳城藝術協會。然而,不管直接或間接似乎都很難構成所謂「前身」之説;即使檳城藝術協會成員出自同一批人,始終改不了駱清泉作為主要中介者的客觀事實。

註釋

一、1935年,由莊有釗、高振聲、陳溥之、張明慈、戴隱郎、賴文基、蔡竹貞、陳宗瑞、林道盦、張伯河、盧衡、徐君濂、李魁士、張汝器共14名居留新加坡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藝術大學校友聯合發起、成立「沙藝術研究會」;翌年改稱「華人美術研究會」(現為「中華美術研究會」),並且擴大組織、廣招會員同年120日獲准註冊為社團,留學法國的張汝器當選首任會長。引自陳宗瑞撰著〈中華美術研究會史略〉,收入其子陳其新2010年出版的《陳宗瑞文集》。

、見於《百度百科》上的關曼青條目(http://baike.baidu.com/view/4514120.htm2015.07.18瀏覽);相關信息亦可參考〈女畫家關曼青〉,《聯合早報》(1983.08.02),第29頁。

三、「嚶嚶藝展」乃本地史無前例的大型藝文活動。這項展覽能夠圓滿舉行,應當歸功於楊曼生、李清庸、郭若萍、陳成安、吳中和、曾夢筆、駱世生、管震民等為首的八人籌備委員會;後者為鍾靈中學國文科主任,這位著名詩人更為展覽定名和起草宣言。另,在第二次籌委會議上又補選了柯寬心、伍錫培、李陋齋、黃花、吳逸凡、汪起予及王劍龍等七名委員,以及各個工作小組委員。有關藝展籌備過程和展覽詳情,可登入NewspaperSG網上數字報紙資源平臺搜尋http://eresources.nlb.gov.sg/newspapers/Digitised/Searchresults.aspx?q=嚶嚶藝展&lang=2015.07.20瀏覽

四、理事計有郭若萍、陳成安、陳玉謙(音譯,即戴惠吉夫人)及梁幻菲等四人。參Tan Chee Kuan (1996), Lee Cheng Yong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exhibition catalogue, Pulau Pinang: The Art Gallery, p 7. ; Yeoh Jin Leng (1997): The Pioneering Spirit 1950s-1960s, exhibition catalogue, Kuala Lumpur: National Art Gallery.

五、見於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and Mercantile Advertiser, 1939.07.19, p 9 http://eresources.nlb.gov.sg/newspapers/Digitised/Article/singfreepressb19390719-1.2.86.aspx2015.07.20瀏覽

六、Redza Piyadasa (1983):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f Tay Hooi Keat, exhibition catalogue, Kuala Lumpur: National Art Gallery.

根據「檳城藝術協會」網站,駱清泉、楊曼生、李清庸、郭若萍、許西亞、吳中和、張路平、李典謨、吳秉誠、陳成安、駱發興、鄭今村、黄慶祥、許偉乾、蘇傑名等為共同發起人。(http://penangartsociety.wix.com/website#!about-penang-art-society-c-2/c5fd2015.03.20瀏覽

八、同註三。

九、《馬來西亞華人美術史(1900-1965)》作者鍾瑜網絡對話,吉隆坡,201573日。鍾氏在中國進行博士研究時,曾到過檳城從事田野調查,先驅畫家蔡天定口述獲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