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的语境里,箱子、盒子、匣子与袋子的界定是有所差异、含混不得的。但是在“Suitcase of Stuff”展区却出现了饭盒、画具匣和冷藏箱等的“挪用”,这显然已经偏离“suitcase”的本来意思了;举个例子说,在艺术的常识范围中,“oil on canvas”的“oil”岂可随便任你喜欢用“炒菜的食油”来阐释的。因此,我很纳闷,为何展览组织者没有拒绝那样的作品?
另一方面,在我个人看来,大部分的展品好像只是用各种物件(objects)和东西(stuffs)将行李箱或者手提箱等填满/叠满而已,并不见得能够激发观众从“东西vs.收纳东西的东西”的逻辑之外作其它的想象。我怀疑这支人称值得期待、干劲十足的年轻艺术团队对此结果会感到满意,遂将问题贴到arterimalaysia.com上面请他/她们帮我开解。
然而,Sharon Chin却选择了比较委婉、间接的语态答复后一个问题:“是的,我个人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她认为我忽视了这项展览的另一层涵义,“从概念上说,Suitcase of Stuff毕竟可以把任何一个想要参加马艺博会者带进来。也许观众无法从那些“suitcases”中得到什么深度的省悟,但我觉得我们已成功将一种‘爆裂’(rupture)加诸于大众的‘艺术’认知里了。”
也是一名新锐艺术工作者的Sharon表示,一项展览的总目标有时要比策展的信息来得大些,她还说,如果人们离开艺博会的时候能够明了视觉艺术不仅仅是关于那些巨型画作的买进与售出,而又曾来访和参观过ARTERI的展区,那就会将之“爆裂”得更加彻底。
况且,只要是稍微有经验的艺术观众,哪里会看不出ARTERI展区所展出的都是一些倾向“实验性的”、“游戏性的”、“无目的性的”甚至是连命名也略有困难的“创作形式”——有参与者还结合了艺术表演的形式呢!——所以,如果有人会感到“爆裂”或者“晕头转向”根本就不出奇了。
艺术世界有艺术世界自己一套的语言系统,习惯了这套语言系统的人,即使在所谓的“艺术空间”里头看到一堆破烂、一坨大便当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那毕竟是符合某种共识之下的艺术嘛!问题是:普罗大众是不是必须按照这套语言系统来自我调节,以便接受上述的“一堆破烂”、“一坨大便”为“艺术”呢?退一步说,艺术工作者口口声声的“开放性”又是什么?
讲个笑话:难道艺术的“开放性”就是要“爆裂”,要“撒野”,要“胡闹”,要“不怕死”吗?
All photos appeared by courtesy of Tan Nan See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