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09, 2009

照片,迎向死亡的途径

“那位先生校准焦距后遂把饿得不支倒地的她恰如其分地摄入其镜头里,此举无异于禽兽,仿如该场景内的另一只秃鹰……”上面这段文字,乃是人们针对一帧赢取1994年度普利兹新闻摄影奖作品之作者的批评声浪之一。

距获此荣誉约莫一年前,当凯文·卡特(Kevin Carter, 1960-1994)——这位著名的南非籍白人摄影记者,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便开始拍了一系列公开以项圈处决死刑犯的影像作品而广为世人瞩目,——来到苏丹以南的一个城市郊区采访时,其注意力突然被一幕景象扣住了;敏感的他举起相机,屏声静息,守候良久,接着“咔咧”一声按下快门。

但是,有谁会想到,如此司空见惯的动作,以及微不足道的力度,竟然可以轻易地断绝了凯文·卡特灿烂的一生!

在他领过普利兹奖三个月过后,即1994年7月27日晚间,约翰内斯堡警方在当地的某河岸边,发现凯文·卡特因吸入过多一氧化碳(汽车废气)死于自己的轻型货车里。为什么一名拍出不少令人动容的杰作的摄影师,在其事业攀上高峰当儿突然会自寻短见呢?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那帧黑白照片,前景显示了一个身形瘦小的女童在前往救济中心途中,由于饥渴难忍,无力以继,只好趴坐在地上。然而,就在不远的地方,却有一只秃鹰虎视眈眈地伺机夺走这个羸弱的小生命。

以欣赏角度言之,它并没有沙龙摄影般刻意雕琢的迹象。不过,照片上的“刺点”却很自然地射向观看者的双眼,使到大家都不难了解蕴藏其中的意涵,当《纽约时报》率先将它公诸于世的时候,几乎无人不为之震撼、触动的。翌日,数以百计的读者纷纷致电报馆查询、且表示关注那个女童有没有得救。

关于这个问题,摄影记者曾向友人表示,他一拍好照片,发觉那个场景极端残酷、骇人,于是大步趋前把那只秃鹰赶走了。后来,他也看见女童有气无力地继续往救济中心挪动着身体……尽管如此,一直使他感到自责、歉疚与痛苦的是,没有人知道那个女童最终的命运!

尤其当这帧纪实摄影作品传遍世界、乃至赢得大奖之后,愈来愈多人开始从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度向凯文·卡特提出质问:为什么人在现场的他没有马上对该女童施以援手,反而是利用他人的生死关头来达到自己的隐议程?

最近,在《风采》杂志涉嫌设圈套陷害华教元老性骚扰女记者的事件上,有人认为照片能够“再现”和“说明”真相,一旦双方对簿公堂时即可作为最有力的物证,即所谓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证据。

的确,诚如柯达公司广告标语——“照片不再只是记忆。它们是信息。”——透露了“视觉性”在当代社会日趋普遍、日趋重要的意义。惟,倘使在影像/资讯生产的过程中暗含不可告人的动机,例如,污蔑他人人格,打击他人信誉,等等,我们就不妨在上述标语后再添加一句:“(照片)亦是迎向死亡的途径”。像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承受不了个人良心甚至社会公德的谴责,他唯有以死来抵罪。

原载《光华日报·异言堂》作者专栏“肉身思考”(2009年1月24日)。